多组先行指数描绘中国经济“新”图景 高质量发展有底气、有活力、有动力先行指数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与“风向标”。日前,一系列先行指数陆续发布,折射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在投资方面,今年1、2月份,与工程项目投资立项、建设相关的指标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国家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项目投资中标金额同比增长9.1%,其中,机械设备类、农林牧渔类、水利水电类等中标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4.5%、24.5%、16.7%。可以看出,在多项支持政策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制造业重点行业投资持续向好,民生补短板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企业经营活力也正快速回稳向好。国家信息中心工业园区生产热度指数显示,节后一周工业园区生产热度指数快速恢复,指数日均值已恢复至节前水平,同比增长了14.4%。此外,中小企业供需状况持续改善,国内需求保持良好复苏势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主任刘方介绍:“例如反映企业信心状况的宏观经济感受指数1月份为98.8,比(2023年)12月份上升了0.3点。同时,随着市场预期逐步改善,中小企业投资信心也在逐步增强。”
在外贸领域,最新的先行指标及高频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外贸开局良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从1月初的936.8快速上升至2月下旬的1402.2,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显示出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旺盛。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领域人气越来越旺。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分析显示,12月线下消费活力平均值同比增长了3.9%。消费升温也带动物流运输。国家信息中心城配物流活力指数2024年1月为92,反映出今年以来城市商品货物运输活力持续增强,商品消费需求不断回升。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扩内需政策密集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商务部提出,完善市场和流通体系,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办好各类促消费活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曦表示,今年以来,多项先行指标反映出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升,释放了开年经济运行积极信号。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也上调了2024年中国经济和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可能超过预期,亚洲新兴经济体今年的整体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5.2%,比去年10月的预测提高0.4个百分点。
目前,各地财政部门已经陆续发布了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今年的预算报告。从去年来看,31个省份地方财政收入同比都实现了正增长。
其中,(31.7%)、吉林(26.3%)可圈可点。像,不光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决算数增长31.7%,创历史新高。从区域来看,也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数据显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分别增长6.7%、6.9%、10.7%和12%168体育,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长较突出。
2024年,各地的财政预算报告显示,有20多个省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增速集中在3%到6%之间,增长目标最高的是吉林,达到10%。
粤开证券研究院院长、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罗志恒分析称:“31个省份(财政收入)的加权平均增速在4.4%的水平。地方政府还是考虑到了要进一步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来的结构性减税降费,仍然是要为市场主体、为企业、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更好地增强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
今年以来,各地通过组建创新平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举措,加快形成、加速培育壮大形成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和竞争新优势。
湖北是全国纺织服装大省。春节假期过后,在湖北武汉汉口北,全球纺织面料展示中心新“布码头”汇集了国内外1000多家源头面料厂商的产品,吸引了大批前来采购面料的服装厂商。其中,湖北潜江一家成衣服装厂商年生产能力超200万件,成功匹配到意向的棉涤面料,当场签单。
这个像超市一样的“布码头”是湖北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体现之一。2023年,湖北省首个由民营企业牵头、国企参与组建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华纺链落户汉口北,提供在线采购、智慧物流、智能仓储等一体化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囊括7000多家企业,涵盖牛仔布、缝纫线、羽绒服等多个细分领域。
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直观看到湖北全省甚至全国的服装产业数据,包括产量、价格、消费群体的喜好等等,助力湖北企业迈向高端定制化生产。
截至2023年底,华纺链平台交易额超50亿元,未来将继续帮助纺织服装企业打造数字云工厂,建设未来纺织产业研究院等,为纺织业高质量发展强链补链延链。湖北省正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9条新兴特色产业链之一,力争到2025年全省规上纺织服装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
完善供应链、补齐产业链离不开科技手段的帮助。当前,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是引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核心力量,3月2日,四川省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首批7个项目正式启动,涉及专用芯片、机器人、工业智能等重点技术攻关方向。首批项目投入财政经费1.15亿元,将应用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与研发重大创新产品上。而就在上个月底,“四川造”行业首创智慧物联模组批量下线,将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新型物联网、汽车、电力等领域,加速推进“万物互联”应用场景。
四川正在通过组建创新平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举措,加速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和竞争新优势。在四川绵阳涪城区,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也已经成为当地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目前,这家本土无人机整机制造企业研发出了10多款多用途无人机,其中,90%已投入市场或科研应用。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科技局党组成员刘必胜称:“我们的低空经济也是从无到有,是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我们将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引领未来的前沿技术布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